京东物流成立12年以来连续亏损,其中2018年的亏损总额超越28亿。“假设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刘强东在发给配送员们的内部信中丝毫不掩饰京东物流所面临的亏损困境。
2013年至2017年,京东的履约费用率分别为5.90%、7.00%、6.80%、7.20%、7.10%,未见随范围增长而明显降落的趋向。
汉森供应链董事长、知名电商物流专家黄刚以为自建物流前期投入大,周期长,而京东自有商流的范围目前还缺乏以掩盖掉投入本钱,是京东物流亏损的主要缘由。
为了增加揽收单量、增加公司外部收入,京东取消配送员底薪但是大幅进步揽件提成。刘强东还表示,“进步揽件只能靠配送员,没有别的办法”。
内部信发出两天后,京东物流又上线了同城配送业务,用户下单后,系统派单给左近的达达骑士及京东物流团队完成配送,最快可完成30分钟送达。
但是,京东快递小哥承担起市场推行的角色时,京东自身在个人快递业务的优势却没能有所表现。
京东物流的优势在于从仓库到用户端,一点到多点的管理。多年来,京东也不时在加强对仓储方面的投资。而个人快递这种多点到多点的业务,还需求京东在仓配体系之外完善自身的散件运输网络,并找到稳定的流量入口。
目前来看,顶层设计和相关投入并未完成匹配,京东曾经先把揽收的压力给到了刘强东的“兄弟”们。
个人业务还是快递公司凶猛
2017年初夏的一天,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与某个通达系老板见面,双方聊起各自优势。对方表示,多点对多点还是快递公司凶猛。王振辉非常同意快递公司在多点到多点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强调,一点对多点京东最强。
“京东最牛的中央是从仓库到终端的管理,特别是局部区域的订单处置效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
假设将物流简单地分为“仓、运、配”,京东在“仓”这一项的投入是最大的,且非常乐意向外界谈及自己在仓储方面的优势。近两年的618、双11的销售战报中,总不忘提及亚洲一号、无人仓。
关于快递公司来说,需求思索的是怎样尽快把货物从A点送到B点,但京东不一样,追求的是怎样尽快把货物从自己的仓库送到用户的收货地址。王振辉曾表示,京东的物流网络是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中止规划的。
A点和B点在物理上的空间不能改动,那顺丰这样的公司就把飞机高铁都用上,争把多点到多点的货物运输做到尽可能快。但仓库的分拣效率、仓库离用户的距离是可以变的,所以京东做了无人仓、前置仓,让一点到多点的配送更快。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越 550 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米,同一截至时间,顺丰在全国具有170个不同类型的仓库,面积近177万平方米。
粗略从面积来看,京东的仓储范围接近顺丰的6.8倍。
在“运”这一项上,顺丰在运输车队方面的资产则高于京东。2017年,京东的运输工具账面净值为8亿元,顺丰则为14.49亿元,这其中还不包括顺丰自有的50架飞机。
京东鼎力投入的仓储在个人快递业务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运输工具的资产范围却逊于同为自营的顺丰。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中止规划的京东物流,在个人快递业务上相比于顺丰没有优势,还需求面对奋起追逐通达系。
“个人快递肯定是京东要做的,但是途径选择上,京东选择了本钱最高效率最低的方式,“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以为,”仓是京东长期以来的优势,但是往常京东的方式有点走弯路的觉得,从网点的规划到推出的产品,完好在效仿其他几家上市的快递企业,相当于拿自己的短板去跟竞争对手的优势比。”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讨员杨达卿则以为,京东强在仓配体系,即仓和落地配,从分拨中心到区域配送中心再到收货点,这样一套仓运配标准化的流程,在返程途中可能呈现满载率不高的情况,上线C端业务的对满载率是一个利好,但同城配送这种非标的业务可能会对既有的配送业务产生影响。
“同城配送这种个性化的物流是非标的,从A点到B点,不需求中转也不需求仓储,假设不能将同城与仓配做成两个体系中止区隔,让配送员既做标准又做非标很容易打乱节拍影响整体的效率”,杨达卿谈到。
顺丰、通达把持电商件,京东难寻增量
刘强东战内部信中提到“进步揽件只能靠配送员,没有别的办法”。这句话本身值得商榷,即使是一家创业公司,做增长、拉新的方式也有很多。从目前的结果来开,个人快递业务增长和拉新的KPI,让刘强东的兄弟们背上了。
每天送件的时分说一句“大哥大姐或者大爷大妈,您最近有包裹要邮寄吗?有的时分请电话我啊,我来取。”刘强东在内部信中如此给做揽收业务的京东配送员支招。
但是,揽收业务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快递员送完货就走,跟用户间的信任不是一天两天能树立起来的”,黄刚通知记者。
从行业来看,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增长呈降低态势,同比增速放缓。根据国度邮政局发布的数据,行业增速从2013年61.6%降低到2018年26.6%,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家快递公司的竞争也愈加猛烈。
刘强东提到最高的有配送员这薪资结构调整后,一个月工资超越了八万元,并建议工资减少的配送员向业绩好的同事多学习,学习别人的效劳态度、学习别人的业务才干,提升自己的效劳水平。
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本来无可厚非,为了鼓舞自己的兄弟们完成KPI而调整薪资结构也没缺陷,但建议快递小哥向月薪8万这样业绩好的同事多学习,除了安抚人心之外,似乎效果也有限。
据广州日报报道,这位月薪8万的小哥拿到了一家电商商家的全部发件业务。在今年 2 月 21 日到 3 月 20 日期间揽收了13万单,仅绩效奖励就抵达了79787.34元。
“平均每个月揽件3万件,春节期间所担任的企业单量猛增,最多一天收了3万件,两台机器,六个人将货品扫码入库,那天晚上忙到了十一点。”
值得留意的是,假设按一天工作12个小时粗略计算的话,月薪8万的京东小哥平均每天揽收4333件,每分钟揽收6件,相当于10秒钟收一个件,这还不算打电话和路途上所花费的时间。
很明显,这位小哥假设不是拿到了一家电商商家的全部发件业务,很难抵达这种揽收速度。但思索到价钱、平台站队等要素,目前有几卖家会选择发京东物流是个问题。
黄刚表示,通达系的加盟方式是鼓舞末端加盟商抢市场的,有价钱优势,而且可以返点,相比之下,京东物流打不了价钱战。同时,相比于个人散件,占比更高的电商件曾经被顺丰和通达系占领,而京东不可能抢走这部分市场。
“个人散件的占比并不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通达系主要的订单是来自电商,而阿里、拼多多等平台上的商家在发件的时分,是不可能发京东物流的”,黄刚谈到。
假设真像刘强东所说,“少部分兄弟在新的薪酬结构下工资减少了一点点”,那就需求思索京东整体的配送效率能否会由于揽收业务遭到影响。
一位物流业内人士表示,竞争对手也不会给京东太长时间来做配送员发起的这种自下而上的推行。
京东试图经过增加揽收单量,以外部收入来处置长期以来的亏损困局,或答应行,但还需求改动顶层设计并追加相关投资,并整合好京东现有的协作同伴和供应链资源。
赵小敏表示,避免价钱战、提升网络掩盖面和市场份额是京东需求思索的,腾讯、沃尔玛、永辉等关键协作同伴能够提供足够的流量入口给京东,京东物流应该用好这些资源,而不是单纯地效仿快递企业的做法。
返回中国大物流首页